双创”融入办学基因让学生成“香饽饽”

发布者:周超发布时间:2020-06-12浏览次数:102

今年3月,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从新加坡传来,几乎让整个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下称“华广”)师生都沸腾了。在2018年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赛(亚洲)中,华汽电动车队代表华广出战,击败了来自亚洲2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支大学车队,以压倒性的成绩获得原型车电池车组第一名,成功卫冕。

“双创立校,双创兴校”是华广亮眼的招牌。建校13年,华广始终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办学的基因里,为广东输送大批新兴产业对口应用型人才。

近日,笔者走进华广,探寻学校独具特色的“双创”教育模式,揭开华广学子叱咤赛场、走红职场背后的秘密。

频频折桂:

学生团队叱咤国际赛场

酷炫的舞台灯光,刺激的比赛现场,紧张的循环赛制……这个夏天,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5级学生黄灶辉参加了第十七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南方赛区),过得异常忙碌而充实。

作为华广机器人野狼队的队长,谈起6月初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的比赛情形,黄灶辉仍印象深刻。今年比赛的项目是机器人抛绣球,华广机器人队别出心裁地将抛绣球的弧线设置为直线,缩短了发球时间。他和队友凭借过硬的技术和稳健的发挥,取得了6场全胜的骄人战绩。

“从2009年组建队伍以来,华广机器人队已连续10年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多次斩获一、二等奖。”华广机器人工程教研室主任、华广机器人队指导老师邓达强自信地说道。

今年上半年,邓达强忙到“飞起”。他还作为华广华汽电动车队的指导老师,在3月初全程指导学生参加了新加坡2018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赛。这支屡获国际性大奖的车队,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名片。

2012年,邓达强牵头组建了华汽电动车队,至今已连续6年参加了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赛(亚洲)和本田中国节能竞技大赛,每年都保持亮眼的成绩。特别是壳牌亚洲汽车环保马拉松大赛,这项有着近80年历史的国际性竞赛,每年都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校车队参加,华广车队在2017年和2018年连续斩获两届冠军。在今年的赛事中,华汽电动车队与来自20个国家的120多支大学车队同台竞技,成功卫冕,同时获得机构创新设计奖。获奖学生还有机会到壳牌中国、法拉利等知名企业实习。

这是华广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缩影,也是华广多年来总结出的“双创”教育法宝。

毕业生抢手:

“双创”育人综合素质高“参加机器人大赛让我真正参与到机械设计中,从算法、软件再到电路设计,都和在企业的工作是同步同向的。”黄灶辉深有感慨地说。20179月,华广新增的机器人工程专业开始招生,目前正在建设省内同类高校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实验室,培养机械工程、机器人工程高层次人才,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持。

华广凭借着长时间的创新创业教育积累,并兼具工管经文、以工管见长的优越条件,在全校开展能力为主导的创新创业教育。得益于“双创”教育,华广学生未毕业就成为“抢手货”。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13届毕业生李佳桐曾是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实验室的成员,他在大三时参加三菱电机杯全国大学生电气与自动化大赛,在老师的指导和队友的配合下,获得全国二等奖。毕业后,拥有“实战”经验的李佳桐拿到了多家外资企业的“入场券”,如今已经独立运作2个创业项目。

李佳桐的事迹是华广坚持“双创”教育、实现全方位育人结硕果的典型案例。华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实现了创客课程在大一学生中的全覆盖。以“双创”基地实验室为平台,“双创”教育贯穿学生大学生涯,实验室成员通过参加竞赛与创业项目,获得快速成长。

近日,笔者来到华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这个650平方米、24小时为学生开放的创新平台,吸引了许多学生到此做实验,做竞赛前的准备。实验室负责老师缪文南介绍,实验室建于2009年,目前固定成员为来自全校各个院系的117名学生,以竞赛项目、创业项目为依托,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缪文南2006年首批入读华广,是“土生土长”的华广人。他在2009年代表学校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广东省三等奖,实现了该院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上省级奖项零的突破。

留校任教后,缪文南带领学生多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大赛等,与多个高校的学生队伍同台竞技,多次获得国家及省部级大奖。

“双教育让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岗位适应能力和就业质量明显提高。”缪文南介绍,“学生变得更加自信,在职场上敢于与一流高校毕业生竞争。”

开展“双创”教育以来,该院近九成学生被高新技术企业或知名企业录取,成为招聘市场上名副其实的“香饽饽”。

举全校之力:

培养广东新兴产业人才“我是要来抢人的。”67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下属某设计公司驻广州总经理周帆到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举行招聘宣讲会,他的公司已经录用了多名华广毕业生,都很出色。

在华广学习的学生,都有机会接受“双创”教育、受惠“双创”教育,助力他们在未来职场“走红”。2015级会计专业学生陈梓文加入创新创业基地,对贴近“实战”的“双创”项目感触深刻,在辅助团队外出参赛的过程中,课本中看似教条的商业计划书、财务报表都在实践中得到练手。

“大一刚刚进入校园的时候,就能感受到浓厚的社团活动氛围。”2015级机械工程专业的刘楚在第一次参观之后就决心进入华广的华汽电动车队,曾担任这个“明星”车队的经理,随队获得了亚洲冠军,收获了团队协作精神和走向社会的自信。

“华广培养学生,以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华广始终把应用型人才培养视为办学质量的生命线。从2007年实施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四大工程”,到2008年实施的旨在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大三战略”,再到学校将“双创”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之中。

在“举校体制”的保障下,“双创”教育得以贯穿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并深入到二级学院,构建了基础教育、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组成的创新创业教育阶梯级课程体系。

对此,华广从体制机制上全面扶持“双创”教育。“十三五”以来,“双创”教育经费被纳入年度预算,并逐年增加,近四年总投入超过6600万元。对“双创”教育优秀指导老师的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对指导学生获奖的老师给予奖金奖励。在政策“指挥棒”的指引下,师生的“双创”热情高涨,“双创”教育成果也是遍地开花。

数读“双创”

一、创建高端“双创”平台

2017年,学校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

拥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广东省实验示范中心5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1个,省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5个,校外就业与实习基地368个。

二、“双创”竞赛屡获大奖

截至目前,学校共获得9项国际性赛事奖项、353项全国性赛事奖项、442项省级赛事奖项。

亚洲冠军:华广华汽电动车队在2017年和2018年连续获得壳牌汽车环保马拉松赛(亚洲)两届冠军。

全国唯一:第十一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是全国获此殊荣唯一的独立学院。

全国首位:华广机器人队连续10年参加了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获得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是全国首个获一等奖独立学院,总成绩列全国独立学院首位。

全国第一:第11届本田中国节能竞赛大赛一等奖。

招生看点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院校代码:12617)今年有13个二级学院的37个专业进行招生。学校现有网络工程、宝石及材料工艺学2个省级特色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商务、英语、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6个校级特色专业;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会计学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英语5个校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车辆工程3个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

学校先后与美、加、英、澳、西等10余个国家和台湾地区的50余所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或备忘录,并充分利用其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与优势资源开展多形式、宽领域、有深度的合作。 2017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99.62%,初次就业率连续7年高于全省水平。学校奖助学金种类齐全,2017年共发放奖助学金1700多万元,资助学生9000余人次。

 

撰文:杜玮淦 马立敏 石婧雯

(南方日报)